Email: market@cnzlj.cn TEL: 13912479193

探秘3D封装低温 Chiller 的工作原理

分类:行业新闻 22

在当今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浪潮中,3D封装技术凭借其能够实现更高集成度、更小体积以及更优性能的突显优势。而在3D封装过程里,低温控制对于确保封装质量和器件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
3D封装低温Chiller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复杂且制冷循环系统,同时结合温度控制技术,从而实现对低温环境的营造与稳定维持。探秘3D封装低温 Chiller 的工作原理-冠亚恒温

制冷循环是3D封装低温Chiller的核心工作机制,主要由压缩、冷凝、节流和蒸发四个关键环节构成。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进行压缩,使其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。这一过程中,压缩机与制冷剂使其内能增加,温度和压力大幅提升。紧接着,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。在冷凝器内,制冷剂气体与外界的制冷介质进行热交换。由于制冷介质的温度相对较低,制冷剂气体中的热量被迅速带走,进而逐渐制冷并液化成为高压液体。

经过冷凝液化后的高压制冷剂液体,随后进入节流装置。节流装置,如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,会对高压液体进行节流降压处理。在此过程中,制冷剂的压力骤然降低,其沸点也随之大幅下降,从而形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混合状态。这种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随后进入蒸发器。在蒸发器中,制冷剂与需要制冷的对象进行充分的热交换。由于制冷剂的温度较低,会迅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,进而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体。这一蒸发过程能够带走大量热量,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冷却降温,为3D封装提供所需的低温环境。

为了在3D封装中实现低温控制,3D封装低温Chiller还配备了温度控制系统。该系统通过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制冷对象的温度,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。控制系统会依据预设的温度参数,对制冷循环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控。此外,一些3D封装低温Chiller还采用了复叠式制冷技术或混合制冷剂制冷技术。复叠式制冷技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制冷循环级联起来,能够实现更低的温度。

3D 封装低温Chiller凭借制冷循环系统和温度控制技术,为3D封装提供了稳定低温环境,有力地保障了3D封装的质量和半导体器件的性能。

标签:半导体制冷模块Chiller 上一篇: 下一篇:
展开更多
免费预约体验课程

loading...